来源:佛山日报 2009年6月3日 B03版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“灌水”要真名 这网还咋上?

佛山警方公布将推行版主实名制,网友赞弹不一

  “警方将进一步完善网络实名制,下一步将推行网站论坛版主实名制。”在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,市公安局网监支队负责人冯定林如是说。至此,争论多时的网络实名传闻,随着警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,逐步成为现实。对于即将到来的实名制,资深网友“禅师”这样评价:“就像一个常在黑夜里行走的人,突然被暴露在各种聚光灯下,总觉得浑身别扭和不习惯。”然而,无论支持还是反对,市公安局已向网民发出一个信号,网络实名制正向我们走来。网友间围绕应否实行实名制的争论,也由此展开。

  网友 “斑竹”实名制只是开始

  昨日下午,过滤完毕论坛用户上传的各种信息,南海九江人江海清逐一分类,并处理至他所负责的“邻里关系”板块当中。这样的工作,对于一名“兼职斑竹”而言,已经驾轻就熟。

  江海清,真实身份是一名网上运动品店负责人。他透露,尽管在网上大家你来我往,不乏针锋相对。然而,作为拥有5年“斑竹”经验的他,真实姓名、职业却并非为大家熟知。而网友更清楚的,只是他在论坛上的昵称“江湖飘游”。

  对于市公安局将逐步推行版主实名制的举措,江海清笑言,这在意料之中。

  “斑竹只是第一步,推广到所有网友都要实名认证,只是时间问题。”江海清认为,从目前各地实名制历史来看,中国网络实名制已从各个角度慢慢渗入。因此,当网站管理人员全部归册后,他相信接下来便是普通版友。

  “如果有一天你看到在注册ID的第一步,全部改为实名认证页面,千万不要吃惊!”江海清说,即使如公安局所说,“斑竹”实名制,资料只是后台保存,不对外公开。然而,自在认证页面填写真实信息,“斑竹”所承担的压力与责任,已非以前能比。

  对于实名制正从“斑竹”等管理人员逐步开始,资深网友“小鱼儿”坦陈:“网络实名,一直在身份验证,与泄露隐私的矛盾中,谨慎徘徊。”

  焦点 抑制网友言论热情?

  “看来以后只能发发表情了……”在本地一知名论坛,围绕实名制的争论从未停息,长达10余页的跟帖中,最大程度触动网友神经的,莫过于“身份公开,言多必失”的担忧。

  “正是因为不是实名制,网友才获得了自由表达的空间。非实名制事实上已成为网民自由表达的阵地,成为民声、民意的出口。”市民刘念这样评价,对于那些把网络作为一个关注民生、鞭策时政的网民来说,实名制无疑将成为一只“拦路虎”,使他们在充分暴露个人信息面前,噤若寒蝉。

  “当下不是‘网络问政’成为‘家常菜’吗?但另一面却要实行实名制,那到底是要人说,还是不说?” 网友“天下事”指出,网络实名制,其实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其对遏制网络谣言、网络暴力效果未必很大,但对互联网言论环境,却很有可能会造成根本性伤害。

  网友的担心不无道理。在南海区一社区论坛,近期便有这样的简单调查:“实名制下,你愿意实名发帖吗?”其中,逾50%的网友选择需要“深思熟虑,谨慎发言”,约25%的网友则表示“风险很大,宁可不说”。

  不过,也有网友对实名制表示支持。Q友“大爱”在其空间这样写道,“佛山终于开始网络实名制实质性的尝试,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趋势,也是一项让人欢喜的举措,这将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的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,维护互联网的良好形象。”

  “网络言论既然不是自言自语,而是在公共传播平台上的公开言论,那就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和公序良俗的约束与要求。”晋元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缨对此表示赞同,既然合法合理,有什么不能说的?

  侵犯公民隐私权?

  尽管市公安局网监支队一再强调,即将推行的版主实名制,个人真实信息只作后台备份保存,不会公开。至于一般网友实名制推行时间,至今仍没有明确时间表。但在实名制下,谁来保护上网者个人隐私,仍是网友关注所在。

  “实名,可能意味更多信息被利用。”江海清向记者举例:一个实名制网站经营一段时间后关闭了,这些实名注册的个人信息,怎样处置?他指出,如果缺乏监管机制,网站经营者很可能将这些实名信息出售或转给他人,“这样就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,毕竟多数网络实名制管理者不是政府部门,完全依靠自律。”

  网友“有点担心”则直言,国家目前没有明确法规规定实名制注册的连续监管问题,即使个人信息“后台保存”,也有可能存在泄露风险。

  “实名会侵害网民隐私的说法没有道理。”对于江海清以及一众网友的担心,暨南大学副教授刘文静这样表示。她说,实名注册登记,一方面可以使相关部门依法管理落到实处,只要网站依法严格管理博客注册信息,网民个人信息完全有保障。

  广东经纶律师事务所律师游植龙也说,网络实名制并不会侵犯隐私,登陆网站发表言论,必须经过网站设定的一道审查程序,是网民同意才可以发表言论的,这是权利行使与否的问题。如果怕泄露隐私,网民可以不登陆,不发表。

  但刘文静承认,“网络实名制是虚拟社会的一种进步,但单纯推崇网络实名制,不考虑其后续措施,很容易导致管理脱节。”

  实操性如何体现?

  对于网络实名制,是否具备实操性,游植龙律师表示有难度,如果发展到每个网民都要实名制的话,如何能保证不出现张三用李四的名字或身份证发表言论的情况,总不可能登陆论坛都要当面认证,由版主一一“验人”吧。

  “这容易造成另一种变相诬陷。”游植龙说,加上目前国家暂时没有相关配套法规对此完善,因此,网络实名制的后续操作,仍需仔细斟酌。

  “准确核实网民信息,其实很难做到。”本地一家大型网站负责人也向记者诉苦,届时如果真的实行实名制,究竟是让网民来网站当面验证,还是在注册时要求网民真实填写相关信息?尽管没有细化规定,但无论何种方式,都不符合网络“迅捷便利”的特质。

  对此,市公安局网监支队负责人承认,鉴于网络实名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处理,如何实现普通网友发帖实名制,细则仍在探索中。

  说法 实名制可以实行 需保证言论渠道

  如何看待“网络实名制”,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导师王宁教授表示,实行实名制,许多人就不大敢说真话了,因为说真话有风险,怕被别人或者权威部门打击报复。以前很多声音在匿名制的情况下可以听到,一旦实名制,就不可能听到了。

  就网络文化层面而言,难以说实行“网络实名制”究竟是进步或是退步,只是大家都不敢说一些敏感的话题。但正是这些敏感话题,往往涉及政府工作、社会管理等方面的,是政府最需要听到的声音。

  王宁不否认,以往很多人可能借“匿名”发帖,会有情绪发泄,也可能会做出造谣诬陷的事。但是,网监是可以查到源头,如果真的造谣损害别的个体的利益,可以追溯他在上网时留下的痕迹,这只是技术问题。如果他在“黑网吧”发的,就应该整治“黑网吧”,而不是用彻底封锁公民表达民意的渠道为代价,这有点“为了一棵树,砍一片森林”的味道。

  王宁说,如果真要实行实名制,政府就必须保证能在另外的领域,开通让民众自由畅通表达言论的渠道,否则实行实名制就等于把所有渠道都堵住了。他认为,现代社会应该有让公民有正常合理的舆论表达空间。一旦本地言论因实名制受阻,网友便可能会向区域管理外的网站发表意见,到时候真是“家丑外扬”了。

  本报记者 庞文彬、麦凤庄


==> 中国高级律师网

>>>下一条新闻